防疫前線:干細胞療法之如何應對新冠爆發期
2022-12-15 10:25:15 來源:
中國結束上一階段對新冠的嚴格封控措施之后,那么大面積人群的感染必然隨之而來(可以參見美國的感染率達到90%以上,香港地區的感染率達到70%以上),即便別說高危人群如何度過這一波的感染高峰期,就連普通人也要考慮是否承受得住病毒襲來的高燒、疼痛和肺部感染等等癥狀。
雖然大家都看好間充質干細胞在新冠重癥領域的應用(主要集中于免疫調控作用上),但對于很多輕癥,或者預防輕癥變重癥上,似乎就不太提及間充質干細胞了,那么間充質干細胞究竟能不能更好地幫助人們順利的度過新冠病毒感染爆發期呢?
在這點上,讓我們意識到大家對于間充質干細胞的抗病毒作用,似乎還需要更多認識,來指導臨床上的使用。
今天重點來說說間充質干細胞是如何發揮抗病毒的作用!
間充質干細胞自身的抗病毒特性
有多項證據表明,間充質干細胞可以通過上調抗病毒機制來減輕病毒感染。
一方面,與體內分化程度高的細胞相比,間充質干細胞通過上調內在的干擾素刺激基因(ISG),從而保證了干細胞本身對病毒感染的高度抗性。
另外一方面,間充質干細胞還通過外分泌細胞因子中的miRNAs(有研究證實這些殺病毒功能性miRNAs主要由uMSC-Exo釋放的let-7f、miR-145、miR-199a和miR-221代表,它們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抑制病毒復制)對抗病毒感染。
已有幾項體外研究證實了間充質干細胞本身的抗病毒活性,例如:?
-
間充質干細胞可以對感染柯薩奇?病毒B3(一種導致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重要病原,在臨床上能引起無菌性腦膜炎、腦炎等神經癥狀?)的小鼠,可抑制其炎癥小體的活化。
-
?間充質干細胞?對流感病毒誘導的急性肺損傷的小鼠,可以減少其肺損傷和炎癥,并恢復了肺泡液體的清除。
-
在鼠γ皰疹病毒-68 (MHV-68)感染的小鼠模型中,間充質干細胞也表現出抗皰疹病毒特性,間充質干細胞以IFN-γ依賴和獨立的方式限制了細胞內病毒復制。
-
?間充質干細胞提升免疫細胞抗病毒特性
不過我們認為更重要的是,除了間充質干細胞自身的抗病毒屬性外,它還能極大程度地改變參與病毒防御的免疫細胞的抗病毒反應。
間充質干細胞對免疫細胞的具體表現,主要體現在對NK細胞和T細胞的影響上。(至于B細胞也有文獻提及可以促進漿細胞以及抗體的生成,從而發揮抗病毒作用)
一項研究表明,間充質干細胞可以上調NK細胞分泌IFN-γ和TNF-α,并觸發其脫粒,增加穿孔素和顆粒酶的釋放,增強NK細胞的效應表型。
多項研究揭示間充質干細胞促進調節性T細胞(Treg)的生成,而在一項小鼠研究中,已經證明增加調節性T細胞可以提高流感病毒的清除率。
另外還有一項研究揭示,因為間充質干細胞富含線粒體,它可以有效地將線粒體轉移到T和B淋巴細胞,這些線粒體不僅為活躍的淋巴細胞提供能量,還為T細胞和B細胞的增殖、遷移和細胞命運決策提供指導。
最后值得強調的是針對MSC的免疫抑制作用,讓很多人對間充質干細胞的抗病毒作用產生疑問。
我們認為在這點上恰恰體現了間充質干細胞的“聰明”,也反映了我們對間充質干細胞了解的諸多誤區。
一方面MSCs可以抑制T細胞增殖,這樣可以避免過度的炎癥反應從而傷害到正常細胞,另外一方面,多項研究認為間充質干細胞在不同的環境中,有不同的表現,在病毒感染情況下間充質干細胞的表現和正常的免疫系統下表現完全不同。
關于這點,就有研究證實了在EBV病毒和CMV病毒感染情況下,間充質干細胞不會阻礙抑制性T細胞CD8+細胞的細胞毒性功能以及擴增,從而保證了免疫細胞的殺病毒活性。
文章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刪!
免責聲明:本文僅作知識交流與分享及科普目的,不涉及商業宣傳,不作為相關醫療指導或用藥建議。
文章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DgyMzAxMA==&mid=2649784550&idx=1&sn=4d05cc24cfa6e8f4f61001e07efa71c3&chksm=834e54ebb439ddfd979f23a14a136df15d976c41fef7f2f87ef478e30ebdc58a7c757a45b015&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