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類即將進入細胞治療時代,在疑難病方面將為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2023-02-06 14:08:50 來源:
提起上世紀的“萬能藥”,抗生素絕對有一席之地。
在那場聲勢浩大的藥物革命里,無論是只能等死的外傷感染,還是被視為不治之癥的肺結核等疾病,都因抗生素的誕生而得到救贖。
有關數據統計,抗生素將人類平均壽命提高了10年以上,一度被奉為神藥也不為過。化合藥物迅速占據了主導地位,無數科學家嘗試復刻這種治療奇跡,試圖尋找到每種疾病解鎖的“鑰匙”。
可當下90%的疾病仍無法被藥物治愈,面對傳統化合藥難以治療的疑難雜癥,還有沒有更為優越的治療方案呢?
傳統藥物效果有限,無法根治疾病
縱觀醫療藥物的歷史,我們對于疾病和藥物治療的概念,還停留在一個非常簡單的模型上,生病—吃藥—治病,這是化合藥物的本質,也是百年來被無數醫學工作者探索的治療模型。
過去100年間,科學家一直不停地嘗試復制這個模型,想要用到非感染導致的疾病上,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之類的慢性病。
然而,有些管用,有些不行。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假設人體內所有可能的化學反應是100萬種,在所有藥物的醫學化學反應中,僅有250個能夠真正有效。
也就是說,一個人體內只有0.025%的化學反應適用于現在藥物治療的機制,剩下的都是尚未涉足的“無人區”。
當藥物治療不再如想象中那么有效,我們該怎么辦?因此,前沿科學家們開始嘗試新的探索,然后驚喜地發現:自然界早就為我們提供了更優越的解決方案。
細胞治療時代,全面開啟
生命的起始從受精卵的分裂形成開始,胚胎干細胞分化發育成身體的各個組織器官,隨著時間的遷移,胚胎干細胞徹底消失,人體內的干細胞種類只有成體干細胞。
成體干細胞的最大作用就是在人體受到損傷時進行修復,替代凋亡的組織細胞。隨著年齡的增長,成體干細胞的功能慢慢喪失,數量也逐漸減少,到最后完全消失,生命也就走向了終點。
細胞損傷,累及著器官的損傷;細胞衰老,終造成人體的衰老;細胞癌變,埋藏著腫瘤的發生,個人的誕生與發育來源于細胞,個人的健康與疾病根源于細胞。
藥物可以治療組織損傷,但不能恢復細胞的損傷,而干細胞,能夠分化為各種組織細胞,在人體內修復受損細胞,恢復器官功能,維持著人體健康。
以關節炎為例,從骨干細胞的角度出發,將關節炎當作是細胞疾病來看待,一切迎刃而解。
因為骨干細胞的退化或衰亡,導致了關節炎這種常見的疾病。所以問題根源可能在于我們一直在找治療藥物,但是實際上我們應該尋找的是這種細胞。這種細胞就存在于骨架內部。
相比于現在的“殺死某些東西”,對于大量的慢性退行性疾病——關節炎、腎衰竭、糖尿病、高血壓等,或許我們要做的反而應該是“培養一些東西”,也就是干細胞。
干細胞治療之所以如此神奇,主要在于它們的三個特點。
它們就存在于我們預期的位置,無論是骨頭表面之下,還是軟骨組織下面。在生物學上位置是很重要的,這些干細胞能夠移動到合適的位置方便生成骨、軟骨以及其他所需要的組織器官。
干細胞是最神速的修補匠。它們就像是某種細胞膠水,填充到骨折的地方,修復好,然后收工。
也是最遺憾的一點,干細胞的數量會隨著年齡的增長,以10倍、15倍的速度減少。
未來展望
隨著全球科學家們的集中研發,干細胞藥物也正在從概念照進現實。
2022年以來,相繼有新聞報道國內干細胞新藥臨床試驗獲得默示許可,涉及到不同的疾病種類,包括特發性肺纖維化、狼瘡腎炎、肝硬化等等。隨著干細胞臨床進展的消息報道,許多人對干細胞未來能治療什么病感興趣,并在網上引發了討論。
干細胞技術已被列入“十三五”國家重點科技研發計劃,來自國家的認可與支持對干細胞領域無疑是重要的發展信號。
以干細胞為代表的細胞療法,在越來越多種疾病的臨床應用中顯示出有效的作用,因其高度精準化和個性化的優勢,已成為未來人類醫學發展的熱門方向。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相信人類可以從細胞水平攻克更多的疾病。
文章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刪!
免責聲明:本文僅作知識交流與分享及科普目的,不涉及商業宣傳,不作為相關醫療指導或用藥建議。
文章來源: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566793767